教育一直是我們研究和談論的問題,孩子的教育關乎到國家的未來,因為孩子就是國家將來的棟梁,是祖國的未來。不過如今家長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矛盾,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歪曲了孩子的人格,攪亂他們的不成熟的心智。
那么,當矛盾出現,問題浮出,家長們應該如何去處理這些矛盾,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在這里,我們東莞理想家教網的老師為家長們指出四大矛盾:
一、“言教”與“身教”的矛盾
孔子的“身教勝于言教”的教育法則,已經在幾千年后便被我們扭曲了。在生活上,有很多的現象都能體現出“言教”與“身教”的矛盾。許多家長一邊給孩子傳授“粒粒皆辛苦”的思想,一邊卻又隨意的拋棄不合胃口的食物;一邊教育孩子要尊重父母,一邊卻沒有對自己的父母承擔贍養的責任;一邊教育孩子要禮讓,懂得孔融讓梨,一邊卻爭先恐后的爭搶車位;一邊教育孩子要愛學習,一邊卻一年到頭都沒看過書等等。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父母來承擔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身正影不斜,父母做好了,才能有效的教導孩子。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二、“窮教”與“富教”的矛盾
現代家庭,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很多,在物質享受上也發生很大的變化,使得人們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物質生活環境。計劃生育政策也使得獨生子女的增多,讓家長們都愿意為他們付出自己的一切。又由于現在大部分父母都是經歷過物質上的匱乏,所以打心底里不想讓孩子承受同樣的痛苦,希望能給予他們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家里的水果、點心、飲料、高檔的食物,名牌的服裝,應有盡有,以滿足孩子的需要。但同時父母又要求孩子要生活節約,不要光顧享受,而好吃懶做。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節約,你又如何能讓他們做到節約。正因為孩子想要得到什么太容易了,因而他們根本不懂得“簡樸”和“珍惜”的含義。
三、“溺愛”與“叛逆”的矛盾
事實上,許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溺愛的,孩子是父母心頭的肉,所以幾乎對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但這樣往往會造成子女對父母不尊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上極端,對父母操起了邪惡之刀。所以,父母認真對待,并且認真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否正確,是否能引導孩子走向正道。其實,孩子的很多缺點都是父母們的疏忽教導出來的。
四、“重智”與“輕德”的矛盾
由于國情的限制,現在都是應試教育,人們對成績都非?粗,一直把注意力盯在分數上面。學生回家,家長首先問的是孩子成績如何,在班級上的排名。周末空余時間,家長第一時間是檢查孩子的作業,輔導孩子的課外練習。但很少家長會問孩子的生活問題,根本不會涉及孩子的思想品德問題。但“重智輕德”的教育觀,往往讓孩子錯過了最佳的人格塑造期,使孩子迷失了人生方向,從而導致很多惡性事件發生。
在這里,我們理想家教網的所有老師希望家長們能看出上面的問題,并且及時的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東莞家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