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成“四有”新人,是許多家長正在探討的問題。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往往會走向一下幾大誤區,從而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一、隔代教育,家長讓爺爺奶奶帶孩子,自己并沒有親自照顧。
現在,很多傳統的中國父母都有這么一種思想,孩子只要有人照顧,人身安全有保障就好,所以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事情都讓爺爺奶奶代辦?赡芩麄冇X得只要在生活物質上給予孩子保障那就可以了。其實這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要與人接觸與人交流。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懷,需要父母引導他們接觸新的事物,了解這個世界的許許多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這話一點都沒錯。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愛,但隔代教育并不能滿足,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重視他們,從而缺乏一種來自家庭的安全感。
二、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把孩子當做炫耀比較的對象。
許多家長非常愛面子,當他們鼓勵孩子努力上進,孩子卻不能到達自己的要求時,家長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沒用,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那么好,自己的孩子卻是成績不理想,這讓家長覺得很沒面子。往往這時候,家長會在公眾場合說這事,說自己的孩子不如某某,這讓孩子多了一分壓力,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一點的作用。只能增加孩子的負擔,孩子的成績會更差,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三、生活中,家長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力。
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于社會上,就相應的有自己的隱私和權力。許多父母還存有傳統的思想,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自己想他們怎樣就怎樣,這是嚴重的錯誤思想。父母可以在某些方面表現出權威,但并不是所有方面都要表現出權威。這只會扼殺了孩子個人的思想形成,并導致孩子心理發育的不平衡,造成人格上的缺陷。父母在進孩子房間前,應該先敲門;要用孩子的東西時,先征求孩子的同意;平常不要隨意翻看孩子的日子,日子是一個人最隱私的東西。當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反過來也會尊重父母,這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當家長們明白上面三點,并且很好地理解后,相信親子溝通不成問題。(東莞家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