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認為女孩子的情感略較男孩豐富,至于此判斷的來源與判據,我們不作探討。生活中存在這樣的說法:花心是男人的產物,女人是善變的動物。之所以說女人善變,是因為女孩子相比之下情感豐富一些,容易受到到環境的千變萬化而情緒化,極易波動,起伏跌宕。既然女性情感比較多姿彩,家長就應該為此做出更多的針對性培養,從而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與情感表達能力
要想通過有效的途徑提高女孩的自控力,需要先了解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般發展“路線”,掌握和預計其情感的趨向,針對性更強地給予合理的指引與培育。從一般規律上看,女孩子一般在3-4歲之時,就會有比較強烈的情感。此時,家長要注意提高孩子情感表達的能力。其實,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自身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因此家長與家庭的關愛尤其重要。
家長是孩子最親的家人,是與孩子接觸最多的人,有充分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好機會。那么,家長可從以下方面去協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家長可以經常在孩子面前表達能夠幫助孩子體會認識感情的相關詞匯。
孩子能自由靈活地使用自己的言語詞匯進行表達自己的情感狀態與變化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為了增強孩子的感情詞匯,父母要經常當著孩子的面使用豐富的言辭表達,讓孩子從大人的表達中體會情感,認識情感,辨別情感。如果能經常向孩子提出一些感情問題,一起討論分析,那么,這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很重要。平時,家長還需要全面關注孩子的感情波動情況。
家長在與孩子接觸相處之時,要善于向孩子表示家長自己能夠真正理解她們的感情。要知道,有時候被理解也是一種幸福。對于她們的憂愁與怒氣,我們完全可以冷靜下來,不要跟著孩子的情緒一起受影響,起伏不定。家長是要幫助孩子處理情感問題,而不是當孩子是發泄的對象。
小女孩一般沒有比較好的情感辨別能力,她們不知這種情態代表著什么涵義,那種舉動又是表達了何種情感。在此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細心觀察周圍人物感情的狀態與變化情況。生活中到處都有教育的素材,只要家長能善于發現與利用,比如帶著孩子到一些購物中心或者商場去觀察別人的情感,特別是在聽不見她們收獲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去猜測她們的感情狀態,受到父母情感教育的女孩,舉止就會更加得體,能在煩躁時克制自己。那么,這些長期收這樣家長舉動影響的女孩子的注意力會更容易集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她們的學習成績自然后很好。
因此,家長全面認識女孩子的情感,正確處理培養女孩的情感,就可以輕輕松松地孩子培養成一個知情達理、無人不愛的好女孩。這樣的教育過程,對孩子將來的性格形成或塑造是很有利的。日后走進社會,適應能力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