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獨生子女應如何培養 |
文章來源:東莞理想家教網 文章作者:互聯網 點擊:1868 錄入時間: 2011-4-7 大 中 小 |
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已成為每個家庭甚至全社會共同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獨生子女的教育,既有社會的、學校的,也有家庭的責任,只有三者有機結合,形成教育網絡,才能更加有利于獨生子女的健康成長。然而在這三者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人都離不開家庭對他的最初影響。獨生子女的教育是一個新的課題,是每個家庭對社會應盡的神圣職責。 對于獨生子女,父母應該注意培養他們哪些最基本的品質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操。 往往因家長的過分溺愛,對孩子遷就、縱容、包庇、無條件滿足孩子一切要求,使孩子錯誤地認為,別人關心自己是天經地義的,而自己從不會想去關心別人,這樣就逐漸地養成自私自利、唯人獨尊、驕橫任性的性格! 培養孩子心里有他人的情操,首先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例如飯桌上有孩子愛吃的東西,應教孩子怎么照顧到每一位家庭成員;生日時,教會孩子怎樣讓家里人一起分享他的快樂;父母親工作忙,應教孩子學會幫忙做家務;無論哪個生病了,教會孩子關心照顧;生活在公寓里,被會孩子不能影響他人休息,損害他人利益等等。家長還要教育和鼓勵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懂得關心幫助同學,懂得關心集體;在社會生活中,懂得關心幫助周圍有困難的人?傊,家長可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著想這樣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久而久之,孩子心里想的就不會完全是自己,為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打下基礎。 2、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立精神。 子女獨立性和自立精神的培養。家長應有正確的態度并從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開始。生活自理是一個人自立的起點,孩子總要離開父母走向社會自立的,從依賴性向獨立性轉化,例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情學著做;要求孩子學習獨立做家務,學會生活的最基本本領;有意識要求孩子出外辦理他所能辦的事,如購物、寄信、找人。在社會生活中鍛煉他的獨立性格這方面,毛澤東為國教子永遠是家長們的楷模。為了把愛子培養成才,毛澤東就親自把孩子送到 “勞動大學”去鍛煉。 3、培養孩子勞動的觀點。 隨著社會的進步,家庭生活逐步現代化,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似乎勞動觀點的教育被人們淡化了。沒想到這一疏忽許多劣跡卻相繼敗露:現在的孩子中相當普遍存在著好吃懶做以及好逸惡勞的現象。生活上圖虛榮、貪享受,互相攀比,追求高消費;勞動上斤斤計較、拈輕怕重、生怕自己吃虧。據調查,現在家庭中孩子能偶爾做一點家務的大約占20%,經常幫助做家務的還不及10%。這說明不少家庭很不重視子女的勞動教育,不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這對孩子品格的形成自然要帶來許多不良的后果。為了孩子的更健康成長,獨生子女的家長們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在勞動實踐中去體驗勞動創造一切的喜悅心憎,在勞動中培養優秀的品格和堅強的意志。勞動觀點的教育切切不可忽視。 4、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在我們周圍常聽說這種事:一學生中考考試成績不理想,心理承受不了,竟想到輕生;一學生,因受家長較嚴厲的批評,便離家出走;一學生因其貌不揚,終日郁郁寡歡,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這些現象都表明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獨生子女更存在這個毛病。 人的一生往往會遭遇到各種預想不到的艱難困苦、坎坷、挫折,有時人世間的七災八難會像波濤似的襲來。因此,家長要重視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在這一方面,家長應注意的有: 。1)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如何看待學習成績。 。2)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孩子容易用放大鏡來看待別人的缺點,用顯微鏡來看待自己的弱點,要引導孩子胸懷寬廣,性格開朗,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 。3)引導孩子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提高他們的承受挫折能力。 。4)讓孩子多在生活的風浪中自我搏斗。暖房難以培育傲霜的鮮花,斗室難以馴練驕健的駿馬。父母要幫助孩子在生活的風浪中經受鍛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