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只靠自身良好的記憶力是否就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答案需要我們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才行的,并不能一概而論。
盡管在
家教界,訓練學生成為優良的考試機器早已行之有年,
東莞家教行業里也是如此。為了顧全面子,通常不會公開承認他們在教學背數學。但幾個有影響力的補習名師,他們認為數學也可以背背,就像學文科一樣。他們認為“背多分”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
事實上,對于任何一個科目,良好的記憶力是不可少的。只要不是非健康狀態,記憶能力會對整個學習過程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倘若沒有一點記憶,又想提高數學成績,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然而,記憶只是學習的一部分,不應該是學習的全部。
記憶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與成績有關。那么,是不是好到能把所有教學公式、概念、定理等都記下來,數學成績便能居高不下?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舉個例子,不止是學生,即便是家教名師,也有人亂套公式解題的情況。其實,這里是鬧了大笑話。不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與使用方法,單單從形式上套用公式,沒有任何理由拿出來亂套,而得出的結論剛好和標準答案一樣。這不可笑嗎?
不可否認,基本的記憶能力對數學成績有很大影響。可是,想真正要學好數學,掌握知識,還必須靠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只能當理解過程的工具而已。當我們學習一個定理、概念或公式之時,我們不妨思考它的來源,知道它的使用條件,適合使用范圍,求解的對象等。在練習中聯系幾個題目,并細細思考。當面對幾個新題目的時候,要從題目特征入手,聯想公式,用記憶里的知識工具進行解題。
做數學題目,應該掌握原理,而不是背某個題目。掌握知識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這是學好數學的最高境界——無招勝過有招。對于任何數學難題,到了真正的數學高手手里,即使未曾見過,也能靜下心來分析解題、見招拆招,迅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想到達此種境界,那就應該先從基礎知識入手。領悟好基礎知識,熟練運用于解題中。如果還沒達到這種境界,就不能心急。從平常的學習過程開始,慢慢“入戲”。即使是讓名師訓練學生,也不能讓每個學生有這種能耐。因為學習是積累性的,要從小到大,少到多。
從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以及不斷檢查數學學習的過程發現,每個章節的內容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什么市面上還會有那么多公式呢?有幾點原因,很多同學連某個公式移項到另外的結論都會怕,所以干脆就把它裂成公式。我覺得,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教學,理解所學的內容,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