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什么都講究效率,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更不用說了。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習過程更為輕松;而低效率不僅花上過多的時間,付出的還不一定有收獲或進步不明顯。對于這部分學習效率極低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低效率的學習過程變現為“拖拉的過程”,即做事沒有速度,接觸多吸收少。比如,閱讀速度過慢,思考敏捷度不高,看書如走馬觀花,沒有絲毫吸收等等。如果孩子拖拉的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久而久之不但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率,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會形成拖拉的性格,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生活和工作。磨蹭的習慣已經成為一種性格特征,一般是比較難改掉的,因為“稟性難移”。然而,家長不應該對孩子沒信心,應該努力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因為孩子正處于性格可塑性比較強的時期。
家長應該用自己足夠的耐心與愛心協助孩子勇敢改正,從生活中的點滴行為舉止開始改變。如果操之過激,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因為有些家長望兒女成龍成鳳的心理過于急切,孩子一時間不能改變過來便過度情緒化,急躁起來,通過不自覺的語言或行為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或自信心。家長要幫助孩子總結方法,不斷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和質量。許多家長為了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也想了許多辦法,卻往往以失敗而告終。他們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做事要快,卻忽視了該如何把自己的這一需求巧妙地轉化成孩子自身的需求這一關鍵步驟。因此,習慣的改變需要一步一步逐漸變化。
為了讓孩子養成做事麻利的好習慣,家長應該要求孩子無論做什么事,從小就要在保證高質量得到前提下盡可能快,在有效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孩子有喜歡看電視的習慣,一定要先督促孩子先完成作業再說,我們要在孩子提高做事速度的同時,也不要忽視起質量,一個人做事的時候不僅僅要利索,當孩子已經養成了做事利索的好習慣后,為了防止孩子一味求快卻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這個時候就要把重點放在事情做好上面,多題型孩子不要急,不要慌,要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
家長要盡可能把孩子的時間分為兩個部分,以學習為例,學習的時間就應該分為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在這個常規學習時間內,就主要是完成作業,消化當天的功課,一般由學校安排,自由學習時間是指上課和完成作業后歸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制定計劃組要是安排好自由學習時間,學生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取決與自由學習時間的利用效率,我們可以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把自由學習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時間、做事情也是如此,有很多事情我們可以按照以上的思路去整理。
要提高效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由孩子自由支配時間,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把孩子的時間排得很滿,我們的對策時是,在寫作業的時候如果孩子邊寫邊玩的話,拖很長時間,這樣家長就不能另外安排任務了。家長應該把孩子每天的完成作業的時間列出一個表格,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作業,余下的時間就由孩子自由支配,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同時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不是做完功課就可以隨意荒廢時間的,一定要讓孩子從小有時間觀念,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實際的事例來培養孩子的這種惜時的觀念。